网站首页  >  教师培训感言  >  正文

教师培训感言

    教师培训感言

    Training comments< <

    三明治教学法与批判性思维 校友董毓教授的点评

    作者:董毓  发布时间:2014-01-18  浏览量:

    启明学院刘玉教授2014年元月参加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主校区举办的第一期三明治教学法后,把自己和钟国辉老师的三明治教案PPT发给了旅居加拿大的我校客座教授董毓校友(他是麦克马斯特大学分析哲学博士,大陆学者公认的最正宗的批判性思维培训师),他来信点评如下:

    看了一下你寄来的两份作业,在1.5天的时间中做出这样的设计很难得,看样子什么挤一挤都可以做到。因为不是上课而是从作业中看,所以无法说什么评论。你提到的刚性要求,还有你和钟老师作业中的各小组和各问题的分配和交叉的安排,以及讲授和讨论的具体时间安排,看来是有相当具体的规则、条例要求,就像有个有格子的盒子放在面前,教师们必须要一一装进自己的内容(包括构造的问题),这样迫使教师去分解和构造教学的内容,这是一种规则也是一种指引,对具体明确地强制教师转换教学方式是很有用的。而且处处渗透尊重学生和充分互动的精神是极为正确的,我再三说过,中国的在课堂上满堂声如洪钟的“好老师”形象,其实是极大的误解,它是压制学生的代名词。

    这些具体要求和做法,在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方法中有些也可以强调一下。不过,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的目标和重点,不在这些方面,而在于如何去构造问题,以便达到这样的目的:(1)深入的理解学习内容:包括了解:a.知识的隐含逻辑结构和基础;b.知识发生的信息关系甚至因果来源;c.在此基础上的举一反三的应用。(2)多方面的、发散性的对这样理解的知识及其逻辑基础进行质疑和发展。(1)是可以分析的逻辑过程,(2)是随机和想象力的;但(1)是(2)的基础,(2)是(1)的必要延伸。

    因为这样的目标,那么设计教学的知识问题就非常讲究。最基本的,是要根据知识本身(比如一个理论)的自身的知识逻辑结构,信息链条来设计一个“有内在关系的、可以模拟认知递进的逻辑过程的问题系列”,这样的问题系列在教学中被老师掌握来引导学生认识递进,也一样用来引导学生寻找信息和发展的思路,和突破的窗口。学生能在这样跟进的程序中的每一个节点上向各方面的维度来需求新信息和思路,然后再将它们有意无意的重新组合,这就是培育创新的温床。所以,批判性思维教学,特别强调苏格拉底方法的实质性运用,强调构造的问题系列的质量,相关性、饱满性和开放性。然后围绕这样的问题系列,来综合运用其他教学法。怎么去做?首先,我们《批判性思维通讯》上介绍苏格拉底方法的那一期很深入浅出的讲到了必要的途径。在华科的教师培训中,岳爱真老师的问题系列构造最有这样的神韵。她不愧在哈佛呆过,有这样的体验:“外国学生真会提问”。对了,世界上有两个学校的医学院是开创PBL式教学闻名的,一个是哈佛,另一个就是麦克马斯特大学。(2014年1月18日)


    华中科技大学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11-2014 版权所有